援藏情深二十二载 长定情歌续写新篇——写在吉林省长春市对口援藏定结县22周年之际

来源:定结发布
浏览人数:0
日期:2024-10-17

这首歌,跨越二十二载春秋,见证着东西双向奔赴;这首歌,跨越喜马拉雅之巅,见证着长定携手同行;这首歌,情牵各族干部群众,见证着藏汉因缘际会......这首歌便是传诵了20多年的“长定情歌”。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明确要求:“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这首歌,跨越二十二载春秋,见证着东西双向奔赴;这首歌,跨越喜马拉雅之巅,见证着长定携手同行;这首歌,情牵各族干部群众,见证着藏汉因缘际会......这首歌便是传诵了20多年的“长定情歌”。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明确要求:“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定结县临近尼泊尔、不丹与印度,是西藏的边境县之一,政治稳定是关乎生存、关乎发展的根本前提。22年来,长春市历届援藏干部都始终将助力治边稳藏,不断提升维稳处突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一是在思想上强化治边稳藏的认识。强化反分裂斗争的宣传教育到持续跟进学习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不断增强对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理解,认真领会并继承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二是在行动上强化治边稳藏的落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是新时代的援藏精神,援藏干部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根本,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有关工作。2022年8月份,疫情突袭,援藏组主动请战、请领任务,提出“严控人员流动、确实保障群众生活、按需采购医疗物资”“分区分时采+分批高频送”等意见,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在援藏组的积极沟通下,长春市委市政府及时向定结县援助专项资金200万和价值200万元的医疗物资,有力地支持了定结县疫情防控,这既是定结支援长春抗疫的回馈,更是民族团结互助的生动写照,为“长定情深”增添浓重一笔。从脱贫攻坚的战场到推动乡村振兴的热土,22年来,长春援藏队始终如一,将援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助力基建事业,22年间,县委、县政府和援藏工作组勠力同心,先后投入资金3800多万元建设长春大厦、陈塘物资中转站、陈塘陈列馆、定结驻日喀则办事处、县委办公楼等项目,不断提升当地基建水平。二是助推农业发展,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安排资金800多万元,援建温室大棚、购买畜牧良种;探索种植沙棘、特色手工业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紧紧围绕产业振兴这个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努力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三是助推旅游兴旺,投入800万元,结合夏尔巴特色,在陈塘镇孔定玛村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度假村;投入800多万元,建设陈塘陈列馆,展示夏尔巴文化特色物品。除此之外,还投入200万元,对羌姆石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开发。投资700万元,实施旅游提升项目,对九眼温泉、奇林峡等景区的相关设施进行完善。四是助力人才培养,投入600多万元,先后组织多批次定结县乡镇干部职工赴吉林跟岗学习,以跟岗见学的方式,以岗代训、以学代训,为定结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援藏作为援助西藏的重要政策之一,对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长期以来落实援藏目标由“输血”到“造血”的价值转变的关键举措。

自2002年以来,吉林省长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始终坚持干部援藏、经济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从软件、硬件两个方向发力,不断加强对定结县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一是发挥软件资源优势。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实施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来自长春的教师们与当地教师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带动受援学校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为定结县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20多年来,长春市先后选派了44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和教师队伍进驻定结县教育系统,为定结县的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二是强化硬件设施提升。20多年来,在援藏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长春市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资金,用于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新建学校塑胶运动场、无塔供水、教学楼暖廊和校园道路硬化等项目,新建教职工之家6所,村级幼儿园2所,新建学生网络多媒体计算机教室3间,配备37套智能交互黑板、300套学生双层床等,为学生们创造了更加舒适和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同时,援藏队积极带动长春市爱心企业和人士,先后为定结县捐赠600套学生桌椅、492套学生校服、85套教师冬季保暖外套及学生文具用品等,总价值30余万元。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22年来,长春援藏队始终把民生关切作为开展工作的引航标。2015年4月,受地震影响,长春市对口援助的定结县,大量民房受损,多处道路损坏。时任长春市援藏工作组组长、定结县委书记刘宏,根据上级部署安排,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和全体援藏干部,迅速成立工作组,开展抢修救援,并有序开展后续灾后重建工作。震后,为提升干部群众居住条件,更是先后投入资金2000万元,建设扎西岗乡白玛村小康示范村;投资2320万元,推进江嘎村、荣孔新村整体重建,完善相关村屯新居配套建设,彻底改变贫困户居住条件;投入资金290万元,建设县职工周转房,改善职工居住条件。

2024年7月初,受连续暴雨影响,定结县境内那当河水流量暴增,省道514线陈塘镇土龙沟至藏嘎村一线,山体多处滑坡,部分桥梁冲毁、路基坍塌,交通、通讯、电力中断。当时正在陈塘调研的县委书记陶明君,第一时间组织援藏组成员、当地干部、镇中学负责人等同志成立抗灾临时指挥部。援藏组领队王兴刚、副领队李劲同志冒着山石滚落、山洪不断的危险,深入实地查看情况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联合当地消防、边防警察,徒步带领38名群众穿越山体滑坡、道路中断地段,及时将受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转移安置群众约500余人次。助力生态发展,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是保护现有生态资源,先后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推进萨尔乡苗圃基地改扩建、绿化苗圃建设等项目,为建设防风林和绿化带提供苗木支撑,为县域生态增添多一抹“生态绿”。二是发挥当地生态效益,2023年,按照自治区部署,结合定结县绿色发展需求,会同县委县政府,共同引进定结县500W清洁能源开发项目,已于次年7月份并网发电。三是提出湿地保护建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援藏队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强湿地保护建议,参与研究湿地保护奖励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事宜,有效遏制了湿地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地球之肾”的生态功能发挥更为显著。从20多年前的土路,常年风沙漫天,在一代又一代当地干部与援藏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常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种植民族团结林等活动,防风固沙、造林绿化,现如今县城绿化覆盖率大幅提升,县城周边的湿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风沙得到有效遏制。

援藏精神薪火相传,援藏干部奋楫扬帆!20多年前,长春市的7名援藏干部第一次踏足祖国西南边陲的小城——定结,他们以孔繁森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老西藏精神”。21年前的陈塘,还是一个尚未通公路的地方,时任吉林省援藏总领队、地委委员、日喀则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王曜午在当时7名援藏干部的陪同下,徒步5天,往返行程近百公里,实地走访调研陈塘镇。在了解了当地群众的贫困情况后,提出要尽快改善当地夏尔巴人的居住条件。2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在一代又一代的当地干部和援藏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从进出山纯靠人背畜驮到现在建成了硬化公路,曾被称为“中国最后一片陆路孤岛”的陈塘现如今已成为了闻名遐迩的“珠峰小江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更是给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带来了了翻天覆地般的可喜变化!

援藏情深二十二载,长定情诗续写新篇。这首跨越时间的长定情诗未完待续,将继续见证着长春与定结这段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情缘,更将继续见证着定结这颗“湿地明珠”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