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林卡是藏族群众根据高原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的一种民族习惯。以前,每年藏历5月1日至15日这半个月里,人们走出庭院,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游玩,逐步成为林卡节。
日喀则林卡节在每年阳历6月1日。6月初的日 喀 则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绿草茵茵,枝叶嫩绿,农区的大忙时节基本过去,确实是人们去享受、去体验大自然无限美好的大好时节。现已成为人民群众、机关干部、职工和孩子们同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节日。
节日前,人们就要去林卡选择地方,并尽早搭好帐篷和准备好必要用具。过去主要在年楚河畔的贡觉林卡,现在又新辟了一些地方。节日里,学校要组织学生举旗、列队、敲锣打鼓到林卡,并举行少先队活动仪式,表演丰富多彩的少儿节目,给节日增添无限乐趣。专业文工团、民间藏戏队也要登台表演。
林卡里,帐篷林立,人流如潮,欢歌曼舞,热闹非凡。一家老小围在一起,饮酒玩耍,唱歌跳舞,自娱自乐的情形到处可见。林卡节人们一般要尽情玩耍、游乐一个星期。
果奔
定结县陈塘夏尔巴人 ---所谓的夏尔巴人,汉语意为“东方来人”,又可解释为“留下来的人”。传说其祖先起源于宋朝时期的西夏王朝的党项族,后来西夏覆灭,他们的后代逃亡到陈塘。夏尔巴人兼有藏族和汉族的习俗,他们使用藏文,但却形成了与藏族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 陈塘的夏尔巴人服饰很有特点。妇女头顶的帽子上以鲜花和孔雀羽毛点缀,脖子上挂着由两百多个银环连成的项链,胸前挂着六个银制的小串子,腰部系着银带,手腕戴着大白贝壳。走起路来身上叮铃作响,闪闪发光,煞是美丽动人。男性帽子上也以鲜花和孔雀羽毛点缀,不过每个人腰间大都插一把名叫“果奔”的弯月形砍刀,这向外人透露出一种原始古朴。 由于地理闭塞,交通不便,陈塘夏尔巴人长期以来很少与外界来往,因此还保留了其独有的婚嫁方式、丧葬习俗和独具风韵的歌舞等独特的民风民俗。如今,在拉萨举行的民俗服饰展览、日 喀 则珠峰文化节等活动中,陈塘夏尔巴人服饰、歌舞和其古朴独特的风情已经受到国内外人们的广泛青睐。
2010年西藏自治区定结县的“陈塘夏尔巴歌舞”,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