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本级2020年财政决算报告
一、2020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0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指导下,围绕市一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确定的财政预算收支任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挥财政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我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情况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情况: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力达到3,676,92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2,360,020万元的155.8%,同比增长8.2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730万元,同比下降0.12%;上级补助收入3,226,012万元(返还性收入23,45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519,44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83,115万元),同比增长10.37%;上年结余124,468万元,同比增长80.71%;调入资金3,437万元,同比增长109.06%;债务转贷收入140,000万元,同比下降33.23%;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274万元,同比下降29.32%。
(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情况:2020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力达到3,580,29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2,250,811万元的159.07%,同比增长8.8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636万元,同比增长10.52%;上级补助收入3,226,012万元(返还性收入23,45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519,44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83,115万元),同比增长10.37%;下级上解收入8,098万元,上年结余120,342万元,同比增长75.31%;调入资金1203万元,同比下降2.43%;债务转贷收入140,000万元,同比下降33.23%;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000万元,同比下降30.83%。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情况: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378,35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2,360,020万元的143.15%,同比增长4.51%,按功能科目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529,506万元,外交支出完成838万元,国防支出完成4722万元,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69,458万元,教育支出完成495,42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完成9,108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76,21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57,67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完成225,802万元,节能环保支出完成65,995万元,城乡社区支出完成99,456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1,085,16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完成193,448万元,资源勘探信息支出完成3,781万元,商业服务业支出完成7,995万元,金融支出完成5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完成30,11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完成75,078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完成2,476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完成21,657万元,其他支出完成13,44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完成10,809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完成15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3,838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5,70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资金179,026万元,均为结转下年使用的专项资金。
(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情况:2020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402,606万元,其中:补助下级支出2,479,860万元;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68,86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097,630万元的60.94%,同比下降7.34%。按功能科目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58,136万元,外交支出完成404万元,国防支出完成15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完成30,517万元,教育支出完成91,29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完成2,143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22,46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54,67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完成74,29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完成12,825万元,城乡社区支出完成28,272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193,338万元,交通运输支出完成54,634万元,资源勘探信息支出完成2,330万元,商业服务业支出完成30万元,金融支出完成5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完成11,96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5,402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完成793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完成8,051万元,其他支出完成2,55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完成4,380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完成15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3,838万元。债务转贷支出140,00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04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资金177,685万元,均为结转下年使用的专项资金。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决算情况
(1)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决算情况: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为238,06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54,673万元的435.44%,同比增长97.19%,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3,967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739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494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2,73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8,063万元,上年结转2,03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74,000万元。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决算情况: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为218,50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47,523万元的459.79%,同比增长95.25%,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4,408万元,均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108,063万元,上年结转2,03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74,0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1)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202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33,52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54,673万元的427.14%,同比增长97.97%,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3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78万元,城乡社区支出完成49,206万元,其他支出完成95,545万元,债务付息支出完成1,919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完成8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完成86,400万元。调出资金2,23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资金2,304万元。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2020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16,870万元,其中:补助下级支出54,015万元;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92,85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41,812万元的222.08%,同比增长6.49%。其中:城乡社区支出完成31,843万元,其他支出完成12,66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完成1,919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完成8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完成46,35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资金1,637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决算情况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力为3,01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4,075万元的74.06%,同比下降0.43%,其中: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008万元,同比下降0.76%,均为国有企业利润收入;上级补助收入10万元,均为市本级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54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4,075万元的38.01%,同比下降27.00%,主要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调出资金120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资金266万元,均为市本级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决算情况
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为467,613万元,完成预算数701,400万元的66.67%,同比增长13.94%,其中:保险费收入277,950万元、利息收入550万元、财政补贴收入64,048万元、其他收入177万元、转移收入74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4,140万元。
2.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为395,897万元,完成预算数701,400万元的56.44%,同比增长15.79%,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97,515万元、其他支出608万元、转移支出227万元、上级上解支出197,545万元、劳动能力鉴定费支出2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71,71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10,831万元。
二、2020年财政主要工作及特点
(一)财政收支平稳增长
2020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与税务部门密切配合,克服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和国家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等诸多困难,努力挖掘增收潜力,严格收支管理,财政收支实现平稳增长。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367.69亿元,较上年增长8.2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7亿元;上级转移性收入322.6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3亿元;调入政府性基金收入0.22亿元;调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12亿元;债券转贷收入14.00亿元;上年结转收入12.45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7.84亿元,较上年增长4.51%。上解支出1.38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57亿元,年末结转(结转下年使用)17.90亿元。
(二)积极落实上级财政逆周期调节机制
2020年,在经济增速换挡回落、大力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我市财政收入增长总体有所放缓,为积极应对经济增长放缓压力,我市积极落实国家财政逆周期调节相关机制,得到了上级财政部门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保障了必要的刚性支出。积极落实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机制。落实直达资金35.33亿元,有效缓解了市、县(区)“三保”支出压力,进一步拉动基建投资,减缓税收收入下降的趋势,为打赢疫情攻坚战提供了资金保障,也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奠定了基础。积极落实政府债券。2020年,落实棚户区改造、停车场及立体停车库建设政府专项债券7.4亿元;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一般债券14亿元;落实医疗物资、医疗设施采购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抗疫特别国债8.64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协调相关行业部门争取更多债券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三)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坚持生命至上,全力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市财政局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来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2020年,落实疫情防控资金10.31亿元,其中:落实自治区预拨疫情防控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等疫情防控资金1.47亿元;落实抗疫特别国债8.64亿元;落实市本级疫情防控经费0.20亿元,主要用于市级疫情防控物资设备采购、酒店隔离、核酸检测试剂采购等疫情防控支出。
(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精准聚焦发力,推动“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一是以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为重点,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加大投入力度,统筹落实脱贫攻坚资金38.41亿元,其中:扶贫产业资金20.65亿元;基础设施资金10.20亿元;生态岗位补助资金4.49亿元;贷款贴息资金3.05亿元。二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资金18.24亿元,主要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垃圾分类、草原生态保护奖励、生态补偿脱贫岗位补助、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重点区域造林、污染防治等方面。三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管控债务规模、规范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风险的主体责任,依法治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全年累计化解政府隐性债务24.19亿元。
(五)支持落实“六保”任务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稳”“六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挥好财政的重要支撑作用。“六稳”是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具体抓手,“六保”是2020年“六稳”工作着力点。今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决守住“保”这一底线,为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一是支持保居民就业。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区内外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66亿元。突出支持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落实公益性岗位人员、乡村振兴专干人员、“三支一扶”等岗位补贴资金3.15亿元。二是支持保基本民生。加大对教育事业支持力度,落实教育事业经费43.93亿元。支持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落实民间艺术团场次补贴、戏曲进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文化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2.12亿元。落实文物保护专项经费0.12亿元。稳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相关配套资金0.1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180元/月/人提高到185元/月/人。支持保障基本医疗需求,下达城乡居民医保补助资金4.28亿元,着力做好医疗保障托底。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补助、基本公共卫生专项经费等卫生专项资金4.36亿元。支持做好民生兜底工作,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93亿元。支持完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公租房和保障性住房资金1.03亿元。三是支持保市场主体。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确保企业切实享受政策红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全年减免税收2.04亿元,减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21亿元,阶段性减免社保费达到1.01亿元,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0.68亿元,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落实资金1亿元支持筹建日喀则珠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四是支持保粮食安全。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5.50亿元,落实购买有机肥资金0.80亿元,落实常规农药资金0.19亿元,落实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0.24亿元,为支持地方政府抓好粮食、油料生产工作,缓解产粮(油)大县财政困难,促进我市粮食、油料和制种产业发展,保障粮油安全,落实产粮大县奖励资金0.37亿元。五是支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落实科技特派员补助、科技应用研究、科普惠农等资金0.35亿元,着力稳外贸促招商,为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落实资金0.59亿元,加强完善我市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持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开展,落实资金0.15亿元,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六是支持保基层运转。直达资金80%以上直达县(区),市本级财政也积极统筹有限的本级财力支持基层运转支出需求。强化库款调度,在库款紧张的情况下,实行库款动态监测,结合县(区)需求,控制本级库款规模,优先保障县(区)库款需求。加强县(区)“三保”监测预警,按照自治区财政厅要求,所有县(区)统一编制“三保”预算,并逐级开展审查,年中监测“三保”执行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三保”风险予以处理。
(六)坚持落实政府“过紧日子”任务
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的相关要求。2020年,全市压减一般性支出0.80亿元,其中:公用经费压减0.60亿元,压缩比达11.00%;非重点、非刚性项目支出压减0.20亿元,压减资金全部统筹用于疫情防控及“三保”支出。
(七)坚持提升治理效能狠抓落实
紧密结合财政改革发展新形势,努力强化现代财政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一是扩大绩效评价范围。投入840万元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评价范围涵盖农林水、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评价结果及绩效目标设定审查结果与下一年度项目及资金安排相结合。二是盘活存量资金。加大存量资金清理收回力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20年,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盘活资金1.23亿元用于帮佳孔社区老城区保护改造前期经费、弥补“三保”缺口、“雪亮工程”等项目。三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下发《日喀则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通知》,强化市本级固定资产管理。将“六化”改造项目拆除路灯统一维修,分配给有需求的县(区)使用,减少国有资产浪费。做好市直部门车辆保险统一采购工作,根据《日喀则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实行公务车辆保险、维修、加油政府集中采购制度,进一步降低单位行政运行成本。四是切实做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通过对财政性投资项目预(概)算和竣工决(结)算开展评价和审查,为政府决策、财政投资项目预算拨款、建设单位实施工程招标提供依据,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建设项目资金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全年审减资金3.9亿元,审减率为7.54%。五是强化政府采购。改革政府采购流程,优化市本级审批服务,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在采购项目上做到应采尽采,部门政府采购意识逐年提高。全年,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市本级共执行政府采购301笔,实际采购金额达12.98亿元。
此外,我们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大对上汇报、争取资金,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园区建设等工作的资金保障,争取自治区供氧项目资金1.19亿元,并继续向自治区争取高海拔乡镇供氧建设资金;争取自治区村级组织标准化建设奖补资金3.00亿元,市本级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共安排落实7.00亿元,保障全市村级组织标准化建设项目的全面开展。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管理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市级财政的调控能力持续弱化。随着中央直达资金下达规模的不断扩大,市本级财政无更多财力调控余地,调控能力持续弱化。二是部分民生政策过度保障,支出压力不断增大。部分民生支出方面缺乏精算平衡,与当前财力实际不符,保障标准过高,财政保民生支出压力不断增大,影响财政可持续发展。三是防范风险意识不强,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目前,从县(区)的情况看,财政压力来自于理财能力不足,风险意识不强,依赖性强,县(区)自身财力有限,财政自给水平低下,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四是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自治区与地(市)在部分领域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基本明确,但是地(市)与县(区)的责任划分尚不清晰,亟待完善。五是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离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市本级已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但县(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滞后。六是财政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由于人员配备以及职权划分等因素,财政的监管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完善,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七是地方政府债券还款付息压力逐年增大。随着地方政府债券的累计数额的不断增加,还本付息的压力逐年增大,全市地方政府债券累计59.46亿元,2021年全市需要还本付息10.81亿元,预计还本付息将占明年全市一般地方公共收入的69%左右,随着隐性债务化解期限的接近,化债难度将越来越大。
针对上述问题,市财政局将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着力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坚定不移确保民生有效保障和改善。支持推进稳定就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兜住社会保障底线。二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坚定不移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污染防治成果严守债务风险防控底线。四是坚定不移深化财税改革。加快财政体制改革、严格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五是坚定不移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依法依规行使财政权力、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步伐、培养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下一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市一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积极作为,奋力拼搏,全力以赴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财政预决算相关名词术语解释
预算: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指按照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将各预算收入及时组织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将各项预算支出及时分解、下达并拨付到最终收款人的一系列活动。
预算调整:预算调整是预算变更的一种情形,特指需要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预算变更。
决算:结算是指各级政府依照法律法规和法定程序编制,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全面反映各级政府年度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综合报表,是政府收支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
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各级财政通过超收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